發布時間:2022-02-24 發布人:海之南教育集團 瀏覽量:114 次
崔其升 博鰲教育論壇 2021-12-17 13:48
杜郎口,一個課改地標。
十幾年前,作為中國基礎教育“逆生長”的典范,杜郎口中學被發現。
而從她走進公眾視野那天起,就始終伴隨著各種爭論,有人力挺,有人質疑。
身處輿論的風口浪尖,杜郎口中學在校長崔其升的帶領下,默默前行,步履踏實。
回首來路,杜郎口中學的改革也許并不完美,但其對中國課改的“破冰”意義,卻不可否認!
教育改革沒有神話,既需要客觀冷靜的審視,也需要寬容與期待。
十多年后,作為教改發起人的崔其升校長如何看待杜郎口中學?她將向何處去?
記者:
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改革走過了10多年,可以說您是名副其實的課改領跑學校。作為敢吃螃蟹的引領者,杜郎口人在這10多年中,內心發生了哪些變化?
崔其升:
回想10多年前,課堂上有睡覺的學生,有走神的學生,究其原因,是教師滿堂灌所導致的。于是,杜郎口中學選擇把時間、空間和學習還給學生。這樣的做法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,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到自主學習,提高了課堂的效益,自然也提高了學生的學業成績。
這10多年來,我對課堂教學的認識、對教師隊伍建設的認識及人生價值觀均有了很大轉變。
有記者曾問我,你怎樣理解工作?我說,最重要的是明辨是非,什么是“是”,什么是“非”。在我的人生字典里,尊重工作就是尊重自我。
干不好工作不是笨,而是境界不到。我經常給教師們說,先做人,做老老實實的人,做對得起孩子的人。工作即載體,因為工作磨煉自己,提升自己的覺悟,發展自己的人格,這才是本。
差勁的人有個共性,就是愛抱怨。但在杜郎口中學已形成了這樣一種風氣:哪位教師去外地上課,有教師就會說,他空下來的課能不能讓我承擔,我能不能在幫他的同時也鍛煉自己……
人和人之間的差異,差就差在認識上。古人說,“知之愈明,則行之愈篤;行之愈篤,則知之益明”。有好多人,“行”達不到我們的意圖和要求,其實問題并不出在他的“行”上,而是出在他的“知”上。如何讓他的“知”產生轉變,我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,以身作則,這樣才能感染教師,讓其受教育。
何為教育?從事教育工作的人,只有把自己做好,才會做好教育。換句話說,教育就是做最好的自己。教育者首先受教育,做教育首先做自己。
“知之難,不在見人,在自見?!蔽姨貏e贊同一句話:事在人為。1997年,我到杜郎口中學當校長時,這所學校很差,我給教師表態,既然是校長,我就要做首席,做不了首席就沒有資格在這里當校長。于是,我是杜郎口中學第一個起床的,也是最后一個睡覺的。我在杜郎口中學教過的課有語文、幾何、代數、物理、政治、歷史。我就想以身作則,作為對師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。最初,杜郎口中學教師的水平很低,但現在,杜郎口中學的教師在全國上過公開課的達5000人次。
何為課改?課堂的指向是人,是學生,而不是知識。
杜郎口中學的理念是以人為本,關注生命。人的生命意義是什么?在于實現自我價值,自我價值的實現本身就是一種興趣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,興趣高了,投入的精力自然就多。課改,就是對學生好,把機會留給學生,把時間還給學生,把舞臺還給學生,把表達展示還給學生,讓學生親身感受每一次進步。只要有一個學生有想法、有思路,教師就不該輕易站出來講解。學生之間的啟迪,學生之間的競爭,學生之間的互相感染是巨大的。所謂改革,是真真正正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,成為學習的實踐者。孩子本身的動力、自信心、勇敢,才是課堂的主題。
杜郎口中學的課改不僅是對課堂的改革,更是對人的改革,即對人的修為、修養、覺悟的改革。不怕付出,不怕吃苦,舍得下氣力,敢于向自己動刀,向自己挑戰。
所謂的教學改革成在哪里?不是給一個公式一套就成,天底下沒有這樣的好事兒。靜下心來,下大力氣,教師做學生的引領者,做學生內心佩服的那個人,師生關系和諧了,學生學習有了榜樣,改革還難嗎?我認為,改革難在突破自己!
當然,在這個階段,我對人生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。我認為,人生就是挑戰自己,與自己的錯誤做斗爭;人生由格局所定,任何人和物基本上是在這個方面拉開了距離;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,嚴格要求自己,吃常人不能吃的苦,受常人不能受的累,這才是杰出人的風格;善良是一切美德的綜合,正義是高尚的寫照,明辨是非并揚善懲惡,先從自己做起,教育他人是積德行善,而自我教育才是最高境界;干第一是本分,做第二就有愧,成績讓別人說,不足讓自己找;任何小事都有深層次原委,細節無處不在;無論是管理、教學、做人、行事,最根本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。
中國教師報
我認為,杜郎口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:一是作為教師如何對待工作;二是教學改革如何由書到人。
教師該如何對待工作?是尊重還是輕慢;是竭心盡力,還是應酬對付;工作是其生命價值的體現,還是養家糊口的飯碗;是歷練自我,還是“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”;是“一事不優不做二事”,還是馬馬虎虎,無關緊要。
近幾年來,我們經過深刻反思,清晰地認識到教學問題是教師問題,教師問題是敬業問題,敬業問題是教師修養問題。
在杜郎口中學,領導班子所有成員都是正常工作量,都做班主任,工作業績以學科教學為單位來衡量都能列前三甲。萬一有教師請假,領導主動承擔。10年來,我們取消考勤,教師無一例遲到、早退、曠工,主動性、自覺性蔚然成風。我們堅持十年如一日的每天兩反思,謂之早午反思會,盡心竭力者說經驗、談體會,眾人學習;不足者自我批評,向自己“開刀”。工作本身并不難,難的是自我的全神貫注,心向自己身上的不足想,眼向自己身上的缺點看,力向自己的短板上用。
所謂教學改革由書及人,簡單地說,就是課堂教學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。課堂是一種渠道,是平臺,是載體,培養磨礪學生的各種能力才是目的。而教師的最大作用就是尊重、保護學生的本性,甚至啟迪學生因受打擊而泯滅的好奇心,喚醒沉睡的巨人,讓其產生強大的自信心。
回顧杜郎口改革的初衷,就是因為我們認識到:課堂不是看教師講得多精彩,而是看學生表現得是否主動;學生學習的天敵是依賴,教師教學的最大悲哀是包辦。因此,我們在課堂上相信學生,發動學生,依靠學生,發揮學生,發展學生,讓課堂成為喚醒學生進取心和斗志的地方。
這樣的課堂教學,還必須有智慧的生成。具體而言,要具備這樣幾個特征:
其一,要求教師有真才實學,有“硬功夫”。杜郎口的課堂,講究的是有深度、有廣度、有厚度、有寬度、有高度。比如說,教師帶學生學化學方程式,可能五節課只學了一頁,慢嗎?不慢,因為學生學的不是知識,而是規律。要把課堂與孩子的一輩子接軌,把課堂一招一式、一點一滴、一橫一豎,跟孩子的命運接軌。
其二,要懂得延伸拓展,千萬不要以為教材就是唯一。教師講課的時候要把教學內容內化,進而延伸拓展,多講一些與課本知識接軌和有聯系的內容。要知道,經歷比學識更重要。
其三,要懂得學以致用。學生學到的知識一定要與生活中的熱點、焦點相聯系。
但僅做到這些,還不夠。課改的深處,其實是育人。
我們學校沒有專門分管學生、紀律、德育工作的副校長,也沒有學生處、政教處。為什么呢?仔細觀察分析,凡是問題多的學生,大多都是不愛學習,學習成績差,或者根本就不學習,也就是學習沒進入狀態。如果我們不去深入研究,一味地從管的角度去解決,只是治標不治本,摁下葫蘆起來瓢。說到底,這些學生在學習的動力上出了問題,對學習不感興趣。因此,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激情,是解決當下學生德育管理的命門。一旦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活動中,達到要學、愿學、樂學、陶醉其中、樂此不疲,教育也就成功了。
我認為,杜郎口最難得的一點突破是教師進入了自主自覺的工作狀態。近幾年,杜郎口的教師們更加明白了工作和人生的真諦:做好工作是本分。生命的意義就是貢獻大、付出多,因自己的存在讓更多人受益。自主自發自覺地干才會有真正的動力。我們堅持每天反思,尤其是對工作失誤、成效不佳進行自我批評,自省自律。成績讓他人講,不足讓自己找!人人是校長,個個做主人,這在杜郎口已蔚然成風。
我們對教育本質的認識更加清晰。學習是載體,學生通過學習鍛煉,更加用心,做學問做事更加專注、扎實、惜時;遇到麻煩更加深入研究、思考、論證,培養自身的耐力;通過交流借鑒,團結合作,相互幫助,形成友愛和諧的人際關系;以課本為基礎,舉一反三;具有責任感,傳承獨立、自主、擔當的品質,形成強大的創新意識。
教師們的品位在提升。我們在教育中更加關注細節,力爭點滴不漏,事事講規矩,處處上檔次。用眼睛思考,用腦子做事,教師們從能做事到會操心,形成了“本職工作優秀只屬于合格,分外事能涉及,并因自己的加入而精彩才算杰出”的意識;工作中精打細算,對盲點有高度的敏感性;發揚“釘子入木”精神,對問題有徹底的整改性。
現在的杜郎口中學,一方面,教師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,另一方面,教育質量顯著提升。課堂已經由關注知識、內容、任務、目標向育人發展,認識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心,學生的思考、研究、分析能力,學生的展示表達能力,學生的氣質、品味、形象,學生的競爭意識,學生的自信、勇敢、膽量,學生的批判質疑精神,融合兼蓄包容的民主性格,等等,這才是教育的目的。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落實,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,尤其是學生的自制能力、文明禮貌、自學探究能力、問題意識、進取精神、精益求精的態度等,都與日俱進。
分析這些成效,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,在課改中,人是最根本的,教師、學生的素養是第一位的。
教師教育教學的最高原則是善良,“樂人之樂者,人也樂其樂;憂人之憂者,人也憂其憂”。善待學生,就是把課堂的機會讓每個學生最大化地占有。說、講、析、評、寫、改等由學生完成。把時間、空間還給學生,便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。課堂的目的,就是使每個學生愿學習、樂學習、會學習,達到自主、自發、自覺。教師是學習的首席,或課上自我展示,背、誦、聯、作、寫、編,或接受學生提問檢查,讓學生由衷地欣賞教師,佩服教師,“親其師,信其道”。
為此,從課堂內到課堂外,我們都重視學生的言行舉止和行為規范,讓教育不留死角。吃飯、行走、站隊、做操、上課、睡覺等,講規矩,講規格,講品位。這些細節便是做人的素質。學生們心想身做,皆為正途,沒有雜念,沒有歪意,正當的、有價值的都積極作為,如此,何愁學生不成才?
這里的“無師”是一種特殊稱謂,絕不是沒有教師、取消教師、否定教師、輕視教師的意思,而是有特殊所指、從某種層面上而言的。
教師不能僅僅把自己定義為課堂上的主宰或主持。在課改背景下,教師的角色注定要發生改變,尤其是教師總認為自己是知識的灌輸者,仿佛離開教師的講、解、析、評,學生什么也解決不了。
當下教育教學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把教師的作用擴大化,把學生的自我學習、思考、辨析縮小化,甚至歸零。其實,“無師課堂”的本意是要把教師的權威作用降降溫,從根本上改變“眼中有書,目中無人”的教學,徹底打破“教師不講,教師不說,教師不支配,學生就不明白,就不會”的狀況。
因此,提出“無師課堂”,我們是希望教師在課堂上真正實現角色轉換。
讓教師成為幕后的策劃者。我們始終相信,每個學生學習教材、學習資料、讀書看報、感悟文本、推理歸納、博觀約取、厚積薄發、創編生成等諸多能力與生俱來。因此,只有教師自身知識豐富、思路清晰、思維敏捷、思想深刻、智慧涌現,學生才能“親其師,信其道”。在這樣的課堂中,師生逐漸成為思考型、研究型、專家型高素質人才。
教師要成為高超的展示者。在課堂中,教師處處以身示范。教師的板書既訓練自己書寫的規范、思路的清晰、記憶的熟練,同時又對學生起到互相比較,互相評價,互相學習,互相借鑒,共同提高的目的。教師的朗讀要有自己的風度、風格,學生才能在教師的感召下變得聲情并茂,肢體語言豐富。教師的言傳身教應潛移默化,自然無痕,教師自己的學習感受和成果反饋,更應該有引領作用,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學會欣賞,懂得領悟。所以,無師就是讓教師與學生同角色、同身份、同感知,才能產生更多的教育思考,激蕩更多的教育智慧,才能走向課堂靈魂深處,貼近教學真諦。
教師應成為平等的交流者。學生在學習中,自己的領悟理解、思考分析時常達不到高度。這時候,教師就可以站出來通過交流互動,激發學生的思維,或者適時地把自我獨到見解,或更深更廣更寬更高的真知灼見奉上,讓學生由表層到深層、由局部到全部、由近及遠,正所謂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”,從而讓學生達到頓悟。只有在學生最需要幫助時,教師才“該出手時就出手”。
基于這樣的認識,提出“無師課堂”,我們是希望解決這樣三個問題。
一是解決理念層面上的問題。教育教學最根本的是讓學生經過學習,達到有責任心、有自控力、有向上進取的擔當精神。如果教育不改變“一言堂”的教學現狀,后果非??膳?!
二是追求平等、民主、友好的師生關系。教育教學是人與人以誠相待、相互磨礪、相互激發、共同成長的工作。教師要把自己定位于平等的學習者、朋友、伙伴,這樣教育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三是激勵教師勤奮學習、認真思考,實現終身發展。許多教師往往“吃老本”,備課時東拼西湊,沒有自己的硬功夫。但在“無師課堂”中,這些問題將不會發生。
“無師課堂”的真諦,就是通過教師的角色轉化,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。也因此,“無師課堂”不是不要教師,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眼里必須有學生,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;要改變師生相處的方式,師生之間不存在地位懸殊,應該作為伙伴、摯友、成長的共同體。只有這樣,學生的終身發展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。
我想,課改也好,教育也罷,都是沒有終點的。杜郎口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,首先,無論是我還是整個教師隊伍,都要繼續提升個人素養,適應教育不斷發展的需要。
我常常對教師們講,要轉換認識,把工作的過程當作提升自己、做人做事做學問的一種激勵。觀念轉換不了,做了工作就會抱怨,總是拿自己的亮點比對方的不足,這個心理是非常消極的。我們學校提倡反其道而行之。一個人拿著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優點比,這就叫修養。什么叫修養?逐漸摒棄、修復人的劣根性即修養。要把這一點當作我們工作的指針。
多干能使自己受益,使自己修心,干得優干得好,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強化。這個事想不通,你在工作上一定是困惑的、消極的、落伍的、被淘汰的。我們學校的成功,不是成在教學改革上,而是成在人心的逐漸凈化和純真上。教師必須要有這樣的覺悟,忘利、忘名、忘我,才會有利、有名、有我。在杜郎口中學,凡是學校里這樣的一些忠心耿耿、辛辛苦苦、扎扎實實、忘名忘我的人,都做了領導,真正做到了優勞優酬。
教師工作還要追求并踐行自我價值最大化。把自己價值的最大化作為內心的一種追求,并在行動中得以踐行。杜郎口現在開了個好頭,已經不再分這個班是誰的班、這個課是誰的課。能做大不做小,能做多不做少,能做優不做劣,這就是工作的最大化。
杜郎口的課改走到今天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,未來我想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突破:
一是對教育本質的認識。我們教師,對于這個問題,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沒有完全把握、理解。有些教師只是迫于制度的約束而無奈地接受,甚至有的教師說,同學們,最近課堂上站出來表達的時候,一定要帶上肢體語言,否則讓級部主任、讓校長發現的話如何如何……做工作凡是覺得是為了領導做的,永遠沒有效果。
教育本質是什么呢?是人,是學生素質!這也是我們不斷地反彈,抓課堂中學生表達精彩性的原因。一個人長得高矮胖瘦,外在形象是天生的,不可改變。但可以改變的是一個人的情感以及真誠的態度。課堂首先就是能“動人”。只有把這個理念堅持、固守下來,孩子才會在內心深處得到滋潤,學生今后做事才會認真。學生外顯出來的氣質、品位在我看來比學歷重要得多。在社會上最根本的是“與人共處”,待人接物。
在杜郎口,我們看課堂是看學生的情緒,是不是有激情、能否讓人感動。如果誰再圍繞知識、考試做文章,就會落聘,這是底線、紅線。倡導10次要求,不如真抓一次。
二是關注潛能生??疾闈撃苌乃绞且院髮W校的重點工作。你如果問最后一名學生愿意學好嗎,愿意進步嗎,都高喊愿意。那么,就要高標準、嚴要求,做不好堅決不過關,這樣堅持一周、一個月,才能真正實現我說的越徹底越輕松,越高標準越自覺。一個人在學校學習的時期就是性格完善的過程,改掉原來的松懈、滿不在乎、馬馬虎虎的陋習,形成扎實惜時、言行一致、講誠信的習慣。最后一名學生都如此高標準了,本來優秀的學生還需要擔心嗎?這是杜郎口以后學科、年級內部考查教師最基本的標準。
三是提高板書標準。八九年級每節課每個學生至少要三次板書,上不封頂。七年級新生開始不做硬性規定,主要訓練學生的書寫質量,開學一個月后再作規定。其實,三次板書不是做不到,而是教師要求不到位。
四是建立學情檔案。未來,我希望這能成為杜郎口中學教師的自覺和本職工作的一部分,甚至我們要把學情檔案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。通過學情檔案,我們可以輕易地找到最末位的學生,下苦力、真抓實干,不留空白。
五是對學生的培養要全時空。尤其是七年級新生剛入學的時候,不能只認為用守則、制度來約束學生就可以了,只有我們付出心血和代價才能管理到位。教室上課、宿舍就寢自不用說,課間、衛生間也要有教師監管。七年級新生到餐廳,先觀摩八九年級學生如何排隊、打飯、就座、就餐,然后再回到自己位置上吃。用現場教育人,用事實說話。最好的管理是人員到位,沒有空當。學校對教師的要求就是吃苦下力、用心敬業,杜郎口成功的經驗也是這個。
(原文載于《中國教師報》2015年7月15日第574期高效課堂暑期??谒陌?,有刪改)
博鰲全國知名校長2022跨年演講
·
主題:博鰲全國知名校長跨年演講——2022教育行業將何去何從?
·
·
時間:2021年12月31日
·
·
地點: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
·
·
主辦: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、博鰲教育論壇組委會
·
·
上午:博鰲教育系列分論壇(9:00~12:00)
·
·
下午:博鰲全國知名校長跨年演講(14:00-18:00)
·
·
嘉賓:李鎮西、程紅兵、詹大年、崔其升等全國知名校長
·
·
形式:“TED式”演講、每個校長演講45~60分鐘
·
·
觀眾:線下200人、線上100萬+
·
·
現場:200人(僅限定向邀請嘉賓、贊助商嘉賓和VIP嘉賓)
·
掃描上圖二維碼或點左下角“閱讀原文”查看詳情
海之南教育集團——辦真正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!
Copyright ? 2018-2019 五指山市杜郎口實驗學校
地址:五指山市區環市路202號(仁帝山對面)
教育熱線:0898-86862919
網站建設:海南棕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